(图)在哈达铺的长征一条街,徐文林、高月菊向记者讲述“红军鞋”的做工与来历
甘肃省的宕昌县、岷县、漳县、通渭县......当年决定红军生死的"加油站",今天看来依旧贫困而偏远。红军当年留下的文化遗产,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这还远远不够。
"穿红军鞋,走万里路,吉祥如意,一路顺风",这是宕昌县哈达铺镇一家手工布鞋品牌的宣传口号。创立18年来,这家以"红军鞋"闻名的手工作坊,年营业额渐渐超过了300万元,1年卖出2万余双手工布鞋,带动30多名员工和周边农户致富。
1998年,高月菊在自家2间20多平方米的屋内办起了手工作坊,像奶奶那样制作千层底布鞋--在1935年,和很多哈达铺的百姓一样,高月菊的奶奶给红军送了自己亲手做的布鞋。
如今,公司不仅有了独立的生产车间、库房、员工宿舍和样板展示区,高月菊还成了"红色巧手合作社"的负责人并且加入了妇联组织。高月菊的丈夫徐文林则一边应付来自省内外以及马来西亚、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的订单,一边想方设法把公司"往大了做"。他们的儿子、儿媳也加入了这项事业,并于2014年让"红军鞋"上了网。
但"红军鞋"毕竟还只是一个小产业,徐文林敢接的最大订单也就5000双,"再大了就不敢接了"。但如果要扩大规模,银行贷款又不容易获取,这让徐文林颇感为难。
那么,有没有让当地致富的更快方法?记者了解到,作为"千年药都",通过发力中药材种植、深加工、线上品牌和招商引资,哈达铺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2014年以来,宕昌县确定规模化发展、市场化运作、龙头企业牵引、专业化合作组织带动的总体思路,按照《宕昌县中药材产业发展五年规划》整山整片整流域发展中药材产业,中药材种植规模不断扩大,药材质量显著提高。
宕昌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翠梅告诉记者,今年宕昌县预计中药材总产量280万公斤,总产值5000万元。
传统市场交易之外,电商则为宕昌带来更为广阔的商机。"宕昌县电商办主任韩立红说,当前,宕昌全县共有1020余家网店,2015年销售收入8754万元,"宕昌药膳"已经作为加工样本之一挂网销售。此外,奇琨药业、金瑞堂等一批中药材精加工企业也在当地开工建设,以提高产业附加值,带动更多人脱贫致富。
位于宕昌县东北方向300多公里的通渭县,植被少了,风更大了,土豆多了起来,阳光更为充足,但土地流失也颇为严重。
1935年9月,中共中央在该县榜罗镇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榜罗会议",从此通渭榜罗载入中国革命的辉煌史册。
在这里,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项目因地制宜地成为了扶贫攻坚的重要手段。今年3月印发的《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2016年定点扶贫与对口支援工作要点的通知》中,通渭县正是重中之重。
"这个地方以前没有水,外出打工的多,很多地方路也不通,产业一直发展不起来。但通渭的光热资源比较充分,通过国家补贴一部分、地方融资平台获取一部分来建设光伏发电,带动村集体收入增加,部分收入直接输送建档贫困户,"通渭县县委书记令续鹏介绍说:"全县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有2.8万多户,1/3要配套成这类模式。"
此外,按照2014年12月获批的《甘肃省通渭风电基地规划》,通渭还要建设8个风电场,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总投资115亿元。通渭县与风电开发企业签订扶贫带动协议,每开发10万千瓦风电向通渭上缴500万元扶贫基金,用于贫困户以及当地的基础设施改造--恰恰是后者,让通渭的生态农业有了真正腾飞的可能。
2014年底,在外创业的兰州科惠办公设备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秉雄回到世哥尧村发起成立了通渭县利华种植专业合作社,今年3月建成了金岭众创养殖场,养殖场内,乌骨鸡、贵妃鸡、绿壳蛋鸡分布在山坡沟壑中,云杉苗木遍布;养殖场旁,则是高耸的华能风力电站。
今年5月,甘肃华岭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一期投资2000万元建成燕麦草深加工厂,容纳60个岗位,并与211户精准扶贫户签订订单收购合同2200亩,涉及贫困人口874人,人均增收1510元,实现了"人均一亩草,增收800元"的目标。据公司副总经历陈鹏飞介绍,目前公司累计已收购订单饲草燕麦5000吨,通过机器一体化加工发酵后,销往各大奶牛厂,"明年即可收回成本"。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