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穿行在粤北风光秀丽的崇山峻岭间寻找当年红军长征路过的地方是件十分辛苦的事。很难想象,当年那些衣衫褴褛、穿着草鞋、身体极度疲惫的红军战士们,在根本没有路的情况下,是怎样靠着两只脚翻山越岭走上漫漫征程的……
粤北山区的贫困是令人不安的。粤北山区的许多村庄里人均年收入不过7000元左右,还有大量人口年收入不足4000元,同为广东,却与广深有着天壤之别。然而,中华工商时报记者来到这里采访发现,已经有人不畏艰险,不怕困难,靠着智慧和勤劳顽强的精神,依托信息高速路,在这大山里硬是走出了致富创新路,成为脱贫攻坚"带头人"。
在仁化县城口镇厚坑村,村委会治安主任祝金良透露,该村共有200多户1000多人口,其中贫困户就有30多户100多人。在与其相邻的恩村,村支部书记蒙荣华透露,该村共有382户1625人,其人均年收入在7000元左右,年收入在40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有39户98人。记者日前来到村里,映入眼帘的是老旧的房屋和斑驳的墙壁。村民们介绍说,当年长征的红军曾到过他们村,还帮他们修过门板。
脱贫攻坚需要带头人,恩村村民邓悠发勇挑重担,他筹集了50万元在这片被群山环绕的山地上开垦出35亩果园,专门种植贡柑,带领当地群众脱贫。
邓悠发介绍,在山区种植粮食,因气候、地理、土壤等原因,产量一直上不去,亩产仅1000斤左右,按1.4元/斤的收购价格计算,每亩收益仅1400元左右。但通过实验发现,这块土地特别适合种植贡柑,这是一种历史上曾经通过京杭大运河运送到京城向朝廷进贡的柑橘,因而又有"皇帝柑"美称,特点是皮薄瓤脆口感甜。邓悠发计算了一下经济收益:按每株贡柑树收成100斤计算,一亩地种植约60-70株,市场收购价格为4元/斤,35亩贡柑总共收益可达八九十万元,扣除成本后利润可达60万元左右,比初期投入的资本金已有盈余。
脱贫致富的"秘诀"传遍了周边村落。祝金良透露,厚坑村希望得到政府的财政支持,计划投入700多万元种植1000多亩贡柑,每户承包6-7亩,并设想成立柑橘合作社,对村民们普及种植技术,并利用互联网+打开外部市场等等。好山有好水,竹筒酿美酒记者在当地采访时的一个深切感受是,当地人民虽常年身处群山之中,但思想一点都不闭塞,他们充分开动脑筋挖掘灵感,利用互联网+和村村通的4G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山区内外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因地制宜提出脱贫办法,创新致富理念,许多村庄都有自己的脱贫致富"秘诀"。
距离乐昌市33公里、与仁化县红山镇交界的五山镇,是红军长征路过的地方。上黎村百姓指着海拔1744米、高耸入云的五指山告诉记者,当年红军队伍就是翻过那座山来到本村宿营的。
在上黎村,记者见到了五山梯田理事会(下称理事会)理事长陈百雄,据他介绍,该理事会设计了独到的脱贫攻坚模式并通过"互联网+"向外界宣传,具体说就是,充分利用当地好山好水和成片的梯田,以租种的方式吸引以珠三角为重点的广东省内人士前来投资,每亩梯田年租金1800元,由理事会负责组织村民进行梯田生产、管理、储存、加工等等,全部收成归认租者所有。
陈百雄透露,通过这样的模式,当地农民的人均年收入有望大幅度增加,从目前的1万元最多可增加到三四万元。
五山镇还有一位堪称"天才"的脱贫致富带头人,他叫张求华,人称"能哥"。能哥听父辈常常说起红军当年路过五山时,看到漫山遍野长满了翠竹,曾就地取材,用竹筒盛水喝。据说,竹筒盛过的水不仅清凉解渴,而且十分养人。能哥受到启发有了灵感,他从去年五六月份开始,用竹根水和当地梯田米酿酒,然后用特制的针管将酒浆注入竹筒,酿成竹筒美酒。
竹筒酿美酒很快就有了经济效益:一根竹子可产两竹筒酒,每桶1斤2两左右,市价100元,这样一根竹子就能收获200元。目前已酿造的竹筒酒有7000根左右。除去成本,能收获几十万元的利润。
在粤北的崇山峻岭中,当地人民曾亲眼见证和参与红军过境时的战斗历程,许多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至今仍在那青山和翠竹中传扬。
厚坑村80多岁的张良胜老人回忆起当年的情景说,红军来到我们这里时,总是把仅有的粮食分给穷人们,自己宁可饿肚子,但他们打起仗来却是那么勇敢!在铜鼓岭战斗中,为了打掉隐蔽在半山腰的一处敌军机枪阵地,七八个红军小战士手拉手从山下往山上爬,全被敌军射来的子弹击中牺牲,他们死后手还紧紧攥在一起。穷人们爱戴红军,他们把受伤掉队的红军战士隐藏在山洞里,为他们疗伤,不惜用生命掩护他们。
这种"手拉手、心连心"的鱼水深情,在红军长征胜利80年后的今天,依旧被当地人们感怀和传承,他们以真诚的心帮扶当地贫困百姓发展特色产业,打响了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