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北京朝阳区“两会”获悉,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核心区和主承载区,今年朝阳区将继续做好冬奥会筹备的各项服务保障工作。
记者了解到,2017年12月29日,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北京冬奥村建设项目已奠基,北京冬奥村项目建设正式启动。北京冬奥村位于奥体中心南侧,总建筑面积约19.17万平方米,是冬奥会重要非竞赛类场馆之一,赛时为各国运动员及随队官员提供住宿、餐饮、医疗等服务,赛后作为人才公租房,面向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人才配租。
而一直备受关注的标志性冬奥场馆——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设着,目前已基本完成土护降工程,预计2019年底完工,2020年进行测试赛。
“在冬奥会期间,国家速滑馆将承担速度滑冰项目的比赛和训练。冬奥会后,将成为能够举办冰上国际赛事,并供大众进行冰上活动的多功能场馆。”奥林匹克公园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道。
记者了解到,作为赛时的冰壶场馆,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冰场改造的科研工作正在持续推进中,根据进度计划,2018年改造施工将正式开工,未来的“冰立方”既可承接专业冰上赛事活动,也可举办水上赛事,实现“冰水双轮驱动”。与此同时,水立方还计划在南广场建设群众冰场,以更好地服务于群众冰上运动,进行冰壶运动的普及和推广。
国家体育馆在冬奥会期间将承担男子冰球所有比赛和女子冰球决赛,将于2018年启动冬奥会场馆改扩建工作。冬奥会后,国家体育馆将作为专业的冰球场地举办冰球赛事,引入冰球联赛,发展冰球相关产业。
相关负责人说“今年,我们不仅服务保障好冬奥会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改造等工程,而且还积极引导培育冰雪项目,让市民零距离感受冰雪运动的魅力。”
奥运场馆的赛后运营和利用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2008年奥运会后,奥林匹克公园内场馆开展了大量运营探索和模式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据统计,奥林匹克公园已先后举办各种大型赛事演出及高端会议展览8600余场次,包括奥运会、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世界田径锦标赛、国际冬季运动(北京)博览会、北京国际电影节,以及2017年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国际刑警组织(ICPO)大会等在内的国际性活动超过1100场次,占比达到13%。园区累计接待中外游客超过4.5亿人次。同时,作为“四大超级赛事”之一的中国网球公开赛,以及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国际泳联短池游泳赛等比赛也已成为园区每年固定的高端品牌活动,奥园正在打造国际大型的综合体育文化中心。
记者了解到,2018年,中国网球公开赛、北京国际马拉松、北京科学嘉年华等活动将会在奥园如期举行,为来自国内外的游客带来一场场视觉盛宴。
(责任编辑 鲁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