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头晕很奇怪,躺着不晕站着晕,坐着不晕走着晕......这是怎么回事?

自身体位改变时

周围存在移动的物体

超市等人流多的地方

社交聚会等场所

交通马路上

此外,用眼过度也可以导致PPPD诱发并加重,例如:

长时间阅读

在电脑上长时间工作

长时间看电视

长时间玩电子游戏

长时间行走在图案复杂的地毯上

当出现以上这些情况的头晕加重表现时,警惕PPPD!!!

为什么会有这种眩晕?

通常PPPD分为三型:①心因型:焦虑是头晕的唯一原因;②耳源型:某一神经耳科学疾病为反复焦虑的诱发因素;③交互型:某一神经耳科学疾病引发头晕,头晕反过来又加剧原先存在的焦虑症状。研究显示,60.5%的 PPPD患者为交互型,24.7%为耳源型,只有 14.8%为心因型。

PPPD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有以下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涉及到PPPD:

第一,姿势控制系统的再适应/习惯化障碍:PPPD通常随着一个急性前庭障碍如前庭神经炎的发生而发生。虽然病人从最初急性起病到恢复正常,临床和诊断测试结果均已恢复正常,但PPPD患者仍有持续的头晕症状。

第二,前庭和疼痛发生叠加的机制:一方面疼痛障碍,如偏头痛和平衡失调能显示一个高度的共性。另一方面偏头痛性眩晕是眩晕复发的第二常见原因。

第三,中枢神经之间的相互作用:神经耳科学上,患者的眩晕与焦虑的关系在神经解剖学上的解释是由于各神经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包括中央前庭通路和焦虑、恐惧的神经网络之间的连接。

有哪些临床表现?

PPPD 多见于 45 至 55 岁之间的女性,常伴有前庭性偏头痛。视觉刺激、躯体运动、睡眠障碍、焦虑及惊恐发作、心律失常、轻度脑损伤常常是 PPPD 的诱发因素。

症状特点:①持续性非旋转性头晕以及摇摆不稳感,时间超过3个月或以上,临床检查正常;②站立时症状加重,坐位时减轻,卧位时很轻微甚至消失;③头部和身体主动或被动运动时症状加重,但与方向位置无关;④复杂视觉刺激或丰富运动环境时症状加重;⑤在症状发生时合并某种疾病或情感打击;⑥合并疾病也可导致PPPD症状加重。

如何治疗这种眩晕?

心理治疗:向患者进行疾病的宣传教育,详细地解释精神疾病导致和产生持续的躯体症状的机制。是成功治疗PPPD非常关键的第一步,但对于病史较长的 PPPD 患者几乎无作用。

药物治疗: 药物主要为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它是焦虑障碍的一线治疗药物。SSRI药物治疗必须遵循逐渐加量的原则,过于激进的治疗会导致症状加重,从而促使患者过早地终止治疗。成功的药物治疗需要至少 8到 12周。

前庭和平衡康复治疗:包括凝视稳定、习服、平衡和步态锻炼。

认知行为治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