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被骗?

常见理由:兄弟我最近有个好项目,投入一万,返利一万三千。又或者:便宜的某某物要不要,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收别人十万,现在只要你五千。

旁人一眼看穿的骗局,行骗者稍加改造,实施小利引诱,步步深入,贪欲之下的人们逐渐丧失鉴别力,在圈套里越陷越深。

对于贪色者(不限男女),犯罪分子常常先以色相引诱,再谈感情。

大致的步骤是先把自己包装成主流大众喜欢的样子(飞行员、空姐、单身暴发户、多金富婆之类),利用各大社交平台广撒网。

有人“落网”之后,再根据个性化喜好迎合对方。如胶似漆之后,各种理由来了(家里人出事了,自己翻车了,生病了)。

掏钱吧,奥利给。

痴可以形容执着,现如今多形容傻。

曾有人感叹现在傻子太多,骗子不够用了。缺乏鉴别力和理智,也是人被骗的一大原因。

为什么不多照照镜子,想想凭什么空姐空少会看上你?凭他(她)眼神不好?

为什么超高回报的项目正好就被你遇到?

转账之前多问几个为什么,认清现实,没事多读书才是防骗药。

聪明过头了,也会被骗。

这类人正路不走,偏走人少的歪路;

有人不信任正常的司法程序,偏要乱托关系捞人;

有人不相信正常的行政程序,偏要走后门被审批;

有人觉得找工作托关系才稳妥,找的活儿才香。

不可否认,社会诚信的缺失导致了人们对于正常规则的不信任,每个社会都有潜规则,也有诸多潜规则的获益者。只是他们不知道, 见不得人的地方藏着潜规则,也藏着骗子,他们接触的所谓潜规则,只是骗子的圈套。

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移动支付变革。

财产犯罪的主流正在从传统的盗窃、抢劫,向诈骗这类非暴力、非接触式犯罪悄然转变。这是社会的进步,跟不上,我们或许就成了刑事卷宗里呼天号地的被害人。

天下无贼或许有实现可能,天下无骗,似乎只能是个美好的愿望。

最后,劝君消减“贪痴疑”,西出阳关不被骗。

点分享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