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过去,很多人都在问,为什么我们再也拍不出像《琅琊榜》这样的权谋剧?最近《藏海传》的热播让人们再次关注古装权谋剧,但它却遭遇了观众的失望。低智的剧情、缺乏逻辑的角色让观众大呼:“这是什么权谋剧?”而这不禁让人想起了十年前的《琅琊榜》。
《琅琊榜》自播出以来,豆瓣评分高达9.4分,稳居国产古装剧历史TOP3。它的成功,除了精彩的故事,更在于剧组对细节的极致追求。2014年剧组开机时,资金紧张,投资方对权谋剧的前景并不看好。但制片人侯鸿亮却坚定地选择了“故事够硬”的方向,宁愿穷得叮当响也要拍出一部好剧。
剧组的“穷”并没有限制他们的创造力,反而让他们在每个细节上都下足了功夫。编剧海晏为了剧本推掉了所有商单,闭关三年,直到把剧本打磨得近乎完美。她的辛苦换来了剧本的深度,甚至连酱油角色的背景故事都写得详尽入微。这样的细节,正是《琅琊榜》能够打动人心的原因之一。
在服化道方面,剧组同样是拼尽全力。梅长苏的狐裘虽然外表华丽,但内衬却是用麻袋布手缝而成。刘涛的铠甲更是用塑料片制作,拍摄时不仅要注意演技,还要面对道具的种种挑战。为了营造真实感,导演李雪甚至要求每个茶杯的摆放都要经过反复调整,确保每个细节都不马虎。
演员们在片场的欢声笑语,也让这部剧多了几分温情。胡歌在签约时,正处于职业低谷,他对角色的理解和共鸣让他最终选择了梅长苏。吴磊的成长故事更是令人感动,拍摄期间他从一个青涩的少年成长为一个有担当的演员。即便在艰苦的拍摄条件下,剧组依然保持着良好的氛围,彼此支持、互相打趣。
《琅琊榜》的经典之处不仅在于权谋的复杂,更在于对人性的深刻刻画。梅长苏的复仇不仅是个人的情感,更是对正义的追求。每一个角色都活灵活现,令人难以忘怀。剧中那些令人心痛的细节,正是观众心中难以磨灭的记忆。
如今的权谋剧,虽然题材依旧,但却缺乏了《琅琊榜》那种深入骨髓的情感和对细节的执着追求。观众们对剧集的期待也在提升,但在流量至上的时代,谁还敢像《琅琊榜》的剧组那样,把每一帧都视作艺术品?
梅长苏的位置,十年过去,依然空着。或许是因为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真正能用心去创作的作品,已经越来越少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