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首页
聚焦
时评
企业
人物
政策
财经
商会
专题
从“黔诚超市”现象看脱贫另一路生力军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谭俞雄2017-08-09 09:24:32
特大
较大
标准
较小

    在距离贵州大方县城60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叫光华村的村庄,这里曾是年人均纯收入仅2000元的贫困村。就是这个贫困村,7年间走出了200多名超市老板,在全省开了400多家超市,如今每天的销售总额达120万元,实现了全村脱贫致富。这些超市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黔诚超市”。

    山高路远的贫困村为什么能做出响当当的品牌,实现全村人脱贫致富?至少有以下因素值得注意。
    一是有领头雁。现在,不少贫困地区并非没有在外致富的能人,但很多地方还是缺乏能带领全村人一起走出贫困的领头人。光华村的吴光付16岁就外出务工,后在贵阳市给一家超市开货车,常在贵阳一个批发市场跑货运,久而久之,熟悉了超市经营的门道。2009年,吴光付用积蓄在贵阳城乡接合部开了第一家超市。由于货品全、价格亲民,深受附近居民的喜爱,第二年便盈利10多万元。吴光付开超市赚钱很快产生了示范效应,同在贵阳务工的老乡和村民们陆陆续续在贵阳城乡接合部开超市,生意大都红红火火。
    二是找准了定位。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民,来到城市,要么在企业为人打工,要么自己寻找生活门道,能创业当老板的并不多,全村人都能当老板的就更少。“黔诚超市”之所以成功,我感到是光华村的农民兄弟切入了超市这个他们熟悉行业,且在城乡结合部布局,而不是城市中心与大超市正面竞争。这样的定位,应该说使“黔诚超市”寻找到了自己独特的生存空间。来到城市的农民兄弟,如果不正视自己的资金、知识、技能等条件,不切实际地做自己并不熟悉的行业,盲目追赶时髦行业甚至高大上的行业,很可能失败。应该说,光华村人从事“生活服务业”,是摸准了都市的“短板”。
    三是能抱团发展。光华村在全省开出400余家超市,是以“亲帮亲、邻帮邻”的方式发展起来的。令人感叹的是,他们打造了“黔诚超市”这个统一的品牌。应该说,这是他们长期浸淫在城市产生的朴素启示,也是独立小超市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显然,要在大超市、各大电商、各种街边店的夹缝中求得长久生存,“抱团发展”就成为了最好选择。当下的光华村人开始成立协会组织,规范各个环节,对新店进行选址考察论证,争取更多贷款保证资金周转,约束老板们诚信规范经营,统一进货渠道等,“黔诚超市”大有向规模化、规范化发展的态势。目前,中国广大农村的农民兄弟,无论是在土地上的耕作,还是外出务工经商,大多还处于散兵游勇、各自为战、各显神通的状态,鲜有以组织、制度和资本结成利益共同体,求得共同发展。相比之下,山沟里走出来的光华村人尤显难能可贵。
    数据显示,2016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8亿人,其中,进城农民工约1.35亿人,而农村贫困人口为4335万人,相比贫困人口,进城务工农民工无疑是个巨大的社会群体。“黔诚超市”是光华村人自己闯荡出来的,试想,如果各地城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组织能对贫困地区的进城农民工这一群体给予足够重视,并在政策、项目、资金、税收、场地、培训等各个方面给予有效引导、支持和服务,一批进城农民工一定会凭借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打出各自的天地,产生各样的奇迹。他们中的不少人,对故土有一种特殊情怀,创业成功后不少人都能带动无数邻里乡亲来到城市发展,或者回到故乡创业,帮助贫困群众走出贫困。可以想见,这种脱贫之路是靠农民兄弟自己去走去闯,政府要做的就是政策性支持,实际投入可能不多,却将是更加稳固的。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我对光华村人的“黔诚超市”大加赞许,并非鼓动进城农民兄弟都去搞超市,而是希望社会各方在主攻农村深度贫困地区和深度贫困群众的同时,积极帮助贫困地区进城务工的农民兄弟,使他们在共享城市发展成果的同时,通过在城市的自主创业,进而带动“原生地”贫困群众致富。
版权声明
本文系作者授权38365-365.com发表,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
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38365-365.com微信、微博号
发表评论请遵守《用户条款及隐私协议 评论( 人参与, 条评论)
热门评论
查看更多
网站印象 X